教育部与微软达成合作 共推高校及中高职院校VR实验室建设

发布日期:2018-03-07 16:44
分享到:
家梦h2

教育部与微软达成合作 共推高校及中高职院校VR实验室建设

2018-03-07 16:44
 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
3月6日讯,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与微软中国正式宣布,将在全国范围内针对高校及中高职院校启动虚拟现实技术(VR)教学应用培训及实验室建设项目。该项目主要包括构建满足实验室建设需求的软硬件环境,针对受众群体的课程课件,以及现场的培训内容。

据了解,该项目将通过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合适学校,建设多个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室和组织虚拟现实技术相关培训,帮助学校教师了解虚拟现实技术最新进展,并结合日常教学活动,将教学从二维文字描述、平面黑板教学转变成三维可视化教学新模式。

教育部信息中心服务部处长马亮认为,在教育部实施教育信息化2.0的背景下,虚拟现实将有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化,增强学生学习的体验感。但另一方面,目前虚拟现实技术本身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,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。此外,在学校课堂落地虚拟现实技术的过程中,师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。

该部门信息技术培训负责人王正言介绍,在目前学科老师对技术不是特别了解的情况下,学科老师在教学理念、教学方法上,无法与技术老师进行良好沟通。因此,目前教师培训的第一步工作就是“扫盲”,通过3-5天的短训,让学科老师和技术老师之间建立衔接。

此外,芥末堆了解到,针对中国教育行业,目前微软已形成未来课堂、远程教育、混合现实技术教育与动手实验技能四大解决方案。

“未来课堂”解决方案主要是基于Windows 10设备和Office 365的交互式翻转教室。据该方案使用者天津汉沽九中老师介绍,教师可以通过OneNote课堂笔记本进行备课、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。Office 365 教育版的Forms则能够为教师整合和提供学生的反馈结果,形成对于学生学习成效的洞察。而在Power BI和人工智能服务的帮助下,学校还可以针对学生表现进行分析,实现个性化学习。

“远程教育”项目是微软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合作利用Office 365和Kinect体感技术打造的实时远程教学解决方案。该方案负责人介绍,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系统与学生实时互动交流,另一方面可以大大节省乡村学校师资力量。目前该方案已经在青海、贵州、新疆三省应用,覆盖超过600名学生和60多名教师。

基于HoloLens全息眼镜设备和Windows 10操作系统,微软建立了“混合现实课堂”解决方案。在混合现实课堂中,教师可以在房间里展示立体化的内容、让抽象的主题形象化、在虚拟场景中进行操作演示。目前,微软“混合现实课堂”已走进中小学基础教育领域和职业教育领域,在绵阳外国语小学、广州第十六中学等学校推广。 

      
      
 
 

阅读更多文章
READ MORE

VR行业定制
 HVR售楼系统 - VR地产 - VR工程 - VR工地体验馆 - VR建筑 - VR安全教育 - VR样板房 - VR安全体验馆 - bim+vr - 建筑VR体验馆 - 工地VR安全体验 - VR解决方案 - VR安全体验馆制作 - VR安全 - 地铁VR安全体验馆